观察力才是写作的放大镜隔壁班的小明总被老师夸作文写得好,有次他交的《蚂蚁搬家观察记》,把蚂蚁怎么排队、怎么搬运饼干屑写得活灵活现。后来才知道,他每天放学都在花坛边蹲着看蚂蚁,还专门用放大镜观察触角摆动的方向。咱们写作文时与其硬憋字,不如像小明这样,把身边常见的事物写出别人没注意到的细节。 三年级同学写运动会,十个有八个会写“加油声震天响”。可上次有位同学这样写:“王晓雨跑过弯道时,马尾辫甩出的汗珠在阳光下像小彩虹。”这个细节让整篇作文立刻生动起来。你们有没有发现,老师总在作文本上画星星的地方,往往都是这些真实又有画面感的描写? 素材本比作文本更重要上学期春游回来,老师让写《难忘的郊游》。我们班小红交的作文里,居然记着蝴蝶翅膀上的纹路形状,还有老农伯伯教她分辨野菜的对话。原来她有个巴掌大的素材本,随时随地记录新鲜事。这些看似零碎的记录,在写作文时就像乐高积木,随时能拼出精彩内容。 给大家看看小红素材本里的宝藏:
修改是作文的美容师上次月考的《我最敬佩的人》,张磊同学把作文改了三次。初稿写爸爸送他去医院,二稿加上了挂号窗口的电子屏反光、消毒水味道的描写,三稿把结尾改成"爸爸背上的汗渍慢慢晕开,像朵渐变的蓝莲花"。经过这样层层打磨,原本普通的作文变成了范文。 老师教给我们三色笔修改法特别好用:
把作文变成会说话的朋友记得有次写《课间十分钟》,李萌萌同学没按常规写跳绳踢毽子,而是记录保洁阿姨擦黑板时哼的歌谣。这种独特的视角让作文有了温度,后来还被刊登在校报上。其实好作文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事,能把平凡小事写出真情实感才是关键。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会讲故事的同学作文得分更高。比如把"我摔倒了"写成"膝盖和地面来了个亲密接触",或者用"书包像吃饱的熊猫"代替"书包很重"。下次写作文时,不妨试试让文字带上表情包的效果,说不定会有惊喜! 参考文献:某重点小学2023年作文教学案例库、儿童文学作家讲座实录 |